一、域名与服务器配置
完成域名注册后,需在域名管理后台配置DNS解析,将域名指向服务器IP地址。常见的解析类型包括A记录(指向IPv4地址)和CNAME记录(指向别名)。服务器端需在控制面板绑定该域名,并确保防火墙开放80/443端口。

- 登录域名注册商控制台
- 添加A记录指向服务器IP
- 设置TTL时间(建议300秒)
- 在服务器管理面板绑定域名
二、网站内容管理系统选择
对于非技术人员,推荐使用CMS建站系统:
- WordPress:适合博客和企业站,插件生态完善
- PageAdmin:支持多语言和响应式布局
- Wix:可视化拖拽式编辑器
安装CMS时需创建数据库(MySQL/MariaDB),配置数据库连接信息,并设置管理员账户。
三、手动开发技术实现
开发者可采用HTML5+CSS3+PHP技术栈:
示例网站
建议使用XAMPP或Docker搭建本地开发环境,通过Git进行版本控制。
四、测试与部署流程
上线前需完成:
- 跨浏览器兼容性测试
- 移动端响应式检查
- SSL证书安装(Let’s Encrypt免费证书)
- Gzip压缩和缓存配置
使用工具:Google PageSpeed Insights进行性能优化,Screaming Frog做死链检测。
从域名解析到网站上线,需经历技术选型、环境配置、内容开发、测试优化等关键阶段。CMS系统可降低建站门槛,而自主开发则能实现深度定制。建议定期备份网站数据并监控服务器运行状态。